建築導覽
 
 
•本宮廟宇建築導覽簡介
  蕃薯厝順天宮為一具有三川五門之大廟,從當地開拓始祖洪月奉請媽祖與玄天上帝及中壇元帥等神尊來台,時間為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時正值台灣由明鄭經王朝所統治(明永曆22年),自民國54年第四次重建落成後,爾後於民國65年、85年、95年與97年分別擴建或翻修,大廟以木材作為樑、柱等主要建築架構,並有其他建築藝術,雕工細膩非常講究,從廟前廣場往廟內方向觀看,前有拜亭,三川殿、東西五門側殿,及拜殿,正殿為恭奉天上聖母(主神)及五府千歲、玄天上帝、中壇元帥、虎爺、福德正神、吳、劉王公、國姓爺等列位正神、後有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與十八羅漢、在觀世音菩薩前方有龍虎池、龍虎池早期曾被信眾誤當成許願池丟入許多錢幣,然而因龍虎池有飼養鯉魚、及烏龜,因此廟方並不贊同信眾丟錢幣進去,影響龍虎池內動物之生存環境,現已不再發生誤當許願池丟錢幣之情況。東門側殿有太歲殿,恭奉六十甲子太歲星君,並有管委員會辦公室為開會與招待賓客所用,西門側殿有將軍會、恭奉將軍會天上聖母及千里眼與順風耳大將軍,平常開放供信徒參拜與將軍會成員召集聯絡之場所。


  現今管委會辦公室與將軍會東西兩側位置,早期於民國34年光復初期,即為當時村民識字的學堂,也是在設立文正國民小學前最早之教室,這對當時光復初期民生困苦之年代,順天宮兩側學堂(當時村民稱為室仔,即為教室之意),提昇了教育識字率的普及增加當時前人就業找工作的競爭力,對於蕃薯厝後來文風鼎盛可謂從學堂時期立下根基。西門側殿後方並可連結至順天宮香客餐廳,非常便利。東西五門兩旁並另建有鐘鼓樓、鐘鼓樓之後二樓兩側為膳房,提供信眾在此掛單。左側鐘鼓樓旁之後方並有蕃薯村村里長辦公室及長春俱樂部活動中心及蕃薯厝社區圖書室、提供當地民眾洽公與香客另一個交誼聯絡之場所。


  而根據文史工作者-對於研究雲林地方文化歷史也相當透徹的郭喜斌先生對於研究順天宮建築主體曾撰文表示,蕃薯厝順天宮之所以重要,在於民國五十四年重建時,留有參與匠師的姓名,讓後來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得以填補雲林地區傳統匠藝的資料,像蔣文峰這位石雕匠師的作品就是(詳見順天宮建築石雕部分、石獅與石雕龍柱)。石雕匠師為蔣九的兒子蔣文鳯(蔣文峰)所做。蔣九就是麥寮拱範宮及土庫順天宮的石雕作者之一的蔣九(也叫蔣九仔,請見拱範宮及土庫順天宮篇),匠師及當時的人都稱他阿九師;蔣九在日據中期自泉州惠安峰前村而來,後來落戶於土庫。其子蔣文鳯後來遷到西螺定居,仍從事石雕,店名為西螺惠安石店,蔣九的孫子蔣國振繼承祖業。石獅風格兩父子相似,在雲林地區另有其他作品被保存下來。(詳見:古蹟文物)


  剪黏匠師在這裡出現一位之前未曾見過的名師。這位匠師的作品風格,介於洪坤福和何金龍之間,(日據時期,南何北洪所指的就是這兩位名匠)。而吳彬的作品雖然目前發現的還不多,但每場的表現都很棒。他的作品大都有落款;以玻璃為材,能把玻璃剪成針狀的繡球戰裙。人物有洪派的大開大合之勢,又有何金龍一派的細膩,戲曲人物表情豐富,肢體動作靈活傳神,看他的作品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好戲一樣,高潮剛好被定格下來。吳彬的作品以白虎堂和甘露寺為主(詳見:古蹟文物)。同樣的雲林地區還有其他的廟宇有他的作品,值得介紹。


  在彩繪方面有洪平順先生早期的作品。想想,民國五十四年到今天,已過四十二年。筆意幽雅流暢;蕃薯厝順天宮的彩繪,是研究洪師父作品的一座寶庫。而洪平順老師即是蕃薯厝本庄出身子弟,曾擔任台灣寺廟彩繪協會會長,其作品遍佈全省各地,目前在高中、專科學校教授傳統彩畫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愛。其作品遐邇馳名例如有:台中大甲鎮瀾宮、台中元保宮、桃園觀音甘泉寺、嘉義市城隍廟、玉皇宮、北港武德宮、高雄朝天宮、花蓮港天宮、嘉義新港奉天宮等…。除此之外在東西兩側建築上方還有更多早期名家大師的彩繪,將許多古典名故繪畫而成、是彙集許多大師作品的瑰寶。


  此外觀看廟宇建築時會發現,廟內上方並掛有許多匾額、匾額有許多當地傑出子弟之敬贈、也有許多當時的地方有名望之鄉紳人士、乃至於各公部門長官及各寺廟之敬贈、藉由眾多早期與近年匾額我們也可以觀察出蕃薯厝當地的傑出子弟及順天宮廟宇與外界之互動,猶如簡易定格的一項文字紀錄。而在匾額下方,細心的人也會發現,正殿兩側水車堵部分,各有一長排的剪黏人物,工法細緻栩栩如生,宛如一長串動畫電影般,令人感覺如坐著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當時的古代情境,而這些剪黏人物,當時重建廟宇規劃的先人有宏觀之遠見,皆用玻璃來保護,使得這些剪黏人物至今仍保護非常完整,讓後人至今得以欣賞前人之創作藝術,而廟東西五門兩側殿,也有用金鉑製作而成之雕塑人物,手法非常細膩,同時在門神外面兩旁各有兩排正方形格式之陶製人物,這些廟宇藝術在當時均有用玻璃保護,因此這些藝術作品至今仍保存非常完整,這些因歸功於當時前人有保護寺廟建築藝術之遠見。


  順天宮之窗的建築藝術,除了具有一般傳統寺廟象徵福氣與平安之寺廟窗花雕飾藝術之外,廟內當時也有採用至今已愈來愈罕見之日據時期直立式窗戶,有別於現今都是使用橫式窗戶,這種直式窗戶類似曾經在立法院翻修時要拆除時被新聞報導過的窗戶,在台灣現在已經不常見,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說是一項古董,這種利用輪軸原理設計的古董窗,係前人當時的設計,可以說是相當特別,利用滑輪的原理,我們可以看到用一隻手就可以輕易開關,而且是開到那就停到那。利用輪軸以及藏在窗邊的2個鉛錘,就可以隨意控制玻璃窗開關,可謂係古人的一項工藝智慧。

  廟裡的三川殿兩邊廟簷上方可以看見憨番扛廟角,這在一般早期廟宇也都存在著,只是造型人物會有所不同,據傳是源至早期台灣在明鄭以前被荷蘭人統治殖民過,當時人民痛恨洋人殖民,但因為平時沒有發洩的管道,因此便在廟宇建築上處罰這些殖民者來扛廟角,另一方面也希望藉宗教來表達儘快結束殖民統治,後來便成為許多寺廟都會在三川殿皆會有憨番扛廟角的一項建築特色。

  看了以上的簡單介紹,下次到蕃薯厝順天宮時,除了參拜神明之外,別忘了放慢腳步,幽古思情,欣賞這彙集許多有名藝術大師參與的寺廟建築藝術。

附註:本文僅做簡單之介紹,供簡易導覽之用,更多詳細順天宮神蹟典故與相關傳奇人物故事、或更多文物與藝術之介紹,容事後陸續補充。若大家欲知更詳細內容也歡迎大家詢問研究雲林文史工作研究者與當地耆老或廟方委員,聽他們講古論今,非常生動精采。


本文撰寫動機:有感於近年來順天宮參訪的機關單位、社團與學校漸多,且每年亦有全國各地廟宇香客來此進香參拜,除了參拜之外,大多朝聖順天宮廟內有多尊明末清初時期於大陸雕刻的國寶級神尊,且亦有相關文獻給予記載,然而對於順天宮建築藝術了解者不多,且亦甚少有文獻給予著墨紀錄,為讓後人,日後於參觀導覽得以了解順天宮建築藝術或對於整個水林鄉蕃薯厝或順天宮之往後歷史記載得以延續,有先前文字記載資料可供參考,個人乃盡棉薄之力,將個人先前所知道與研究田野調查部分,做成文字記載,同時也感謝雲林當地文史紀錄工作者,有提供相關之資料,讓本文之記載得以更加詳實描述,在此表達感激之意,本文相關參考資料皆以引註方式,供有需要者得以參考。也期盼藉由順天宮建築藝術文字導覽簡介,能喚起後人對於前人保留下來文物或藝術創作給予重視與妥善保存。
謹誌公元 2009年9月。


本文撰寫蕃薯囝文史紀錄研究者吳仰哲彙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