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文獻
 
 
•聖母文獻
  天上聖母,俗稱媽祖,是為我國沿江沿海人民所崇仰守護航海之女神,已有千年之歷史矣。宋宣和五年以後,歷代皆有皓封,官、民尊敬有加。清康熙五十九年,朝廷正式列為祀典,雍正十一年更通令全國沿海各省一體建廟,春秋祠祀。其奉祀最盛,廟宇最多之省份,則為臺灣。蓋臺灣所有移民皆航海而至者,故聖母在臺灣地區香火最盛。在臺灣信徒最多、分廟最多之媽祖廟。

  湄洲,是福建省興化府蒲田縣東南海中的一個小小島嶼,疊山環海,風景奇佳,島中的居民不多,均以捕魚為業,民情諄厚而精勤。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西元九六0年),歲次庚申三月二十三日的黃昏時候,再這人傑地靈的地方,誕生了一位被世人所景仰的媽祖,距今(民國九十五年)已有一千零四十七年。其祖先原籍河南,代代均是官高爵顯,更是福建望族之一,到了她的高祖父,始棄官遷來湄洲隱居。媽祖的父親名叫愿,母親王氏,平日廉潔篤實,樂善好施,是一對虔誠的佛教徒。夫妻結髮,生下一男五女,因長子林洪毅,身體虛弱,夫妻甚感子嗣單薄,日夜祈禱觀音菩薩,希望能庇祐再添一子。有一天二人齋戒沐浴,虔誠的再祈求觀音菩薩,幫助他們達成一生的大願。

  某夜,王氏在睡夢中,隱隱看到觀音菩薩賜他一粒藥丸,把藥丸吞服後,不久便覺得肚子裡有孕了。

  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的黃昏時候,從西北方有一道紅光射進寢室,光輝奪目,室內異香氤氳韻不散,此時,王氏感覺肚子裡一陣的劇痛,不久就順利的生產了(也就是第六女兒)。當時王氏看到所生的嬰兒又是女的,有點失望,但仔細瞧著,這嬰兒與眾不同,且是觀音菩薩賜靈丹所生,因此十分疼愛。媽祖誕生後,經過一個多月,未聞哭聲,父母親就給她取個名字叫「默娘」。媽祖在她母親溫暖的懷抱裡,一天一天的長大,四、五歲時就聰明穎悟,哥哥姊姊們都不及她。

  八歲時從師研讀經史悉解文義,過目不忘及至十歲時喜歡敬神崇佛,時常誦經禮拜,稍有空閒即幫忙母親織布,是一位天資穎悟神彩秀麗的孝女。

  媽祖十三歲的時候,有一位玄通禪師常來她家,它不但殷勤接待,經常給他施捨,玄通看她一副慈悲心腸,就對她父親誇獎說:如果她再具一點佛性,便能濟渡世人,而成正果了。因此就把玄微的祕法傳授給她,媽祖敬而受之,日夜勤修,不久便領悟了奧秘。

  十六歲時有一天,聖母不慎墬落深井,鄰人驚呼趕來搶救,可是奇怪的很,她從井裡被人救出時衣裳沒有打濕,而雙手捧著一雙神仙銅符,她從得到這件寶物加以研讀後,遂得通靈變化,驅邪玄妙之術,因她神通宏大,法力無邊,可治癒萬病,故離開故鄉周遊救世,從此她的聲譽傳佈遐邇。

  十七歲時有一天湄洲港有一隻商船適遇大風觸著暗礁而傾覆,舟人大聲呼救時,聖母趕到投草數根於水中皆化為大木,舟人攀住大木乃得慶生,聖母之功大矣。

  十九歲時有一天,她忽然做在織布機上打瞌睡,夢見波濤洶湧,她父親與其兄的船被風浪打擊翻覆,於是她急忙泅前搶救,用嘴啣住哥哥,另以手拉著父親奮力游回陸岸,正在極力和浪濤掙扎搏鬥間,忽聞母親呼叫聲急忙回應,口一開她哥哥遂沉沒於惡浪海中,她醒後向母親哭縷述夢中情景,她母親以為夢中事情不足為憑信,可是過了不久噩耗果然傳到,她父兄在歸途中卻遇風浪坐船覆沒,其兄不幸沉溺駭浪中,於是禮佛益堅。

  聖母二十歲之時,莆田適逢大旱數月未得甘雨,井水盡乾,草木俱枯,人畜死者不計其數,聖母乃應縣官之請禱天祈雨,未幾大雨沛然下降,眾民大喜感謝聖母恩德不已。及至二十二歲時,西北方出有兩惡神,名曰水精、金精,人民受其作祟損害非淺,聖母乃持絲帕一拂,兩惡神眼昏手痺投斧倒地不起,聖母收服作為左右二將。

  聖母二十六歲之時,自春夏每日下雨不止,田園人家皆被水流失,民無米可炊,無處可居,地方官仍求於聖母,聖母亦不忍萬民受災,聖母曰:善哉!善哉!皇天將哉皆人間做惡之所致也,吾今願代萬民對天謝罪,即焚香燒符對天默禱,傾刻間平地忽起一陣狂風掃開濃雲,天即放晴,忽見一條蛟龍自水中滾起騰雲而去,其普濟逸事不勝枚舉。

  至宋太祖擁熙四年丁亥(公元九八七年)重陽節,聖母渡海登上湄峰時彩雲蔽天,空中仙樂來迎,聖母至此得道昇天為神,時值聖母二十九歲(但另有一說:聖母是在湄峰上因要救助海上船隻,不慎跌落海中而歸仙)。鄉里人為紀念她的功德即建立廟宇奉祀而稱她為『通賢靈女』由於聖母履顯靈蹟故自宋朝以來歷朝有勒賜封號。宋代封為「妃」至宋宣化年間,勒封「順濟廟」之。了元代加封為「聖妃」並在京師建廟定時派遣官員致祭。及至清朝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施琅將軍攻臺澎時有「神靈顯應」奇蹟出現,故凱旋回師後奏勒封為『天上聖母』。


歲在民國第二庚子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