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歷史 |
||
•欲知本宮創設由來,應先追溯本庄闢野墾荒始祖臺經過 據洪氏族譜記載:本庄闢野始祖曰、洪月翁生於順治六年,歲次已丑(公元一六四九年),福建同安蒲田人氏,距今已有三百七十餘年。 當洪月翁十五歲那年(康熙二年),蒲田地方一次慶典團拜,各家各戶皆備紅龜、粿、粽,慶謝神恩。時洪月翁年幼對紅龜甚適嗜,因此動手拿塊紅龜要喫,被其大嫂發覺,隨即用手指彎曲打其頭部兩下,這時洪月翁內心甚為難過,連哭整天,事隔數天,當地人駕舟渡海來台,他即跟人登船,初到台灣時,流浪在今台南西港一帶,當地居民雇他為養牛童,事後經常與當地一些牧童結伴同樂。 ![]() 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己酉(公元一七八九年)仲秋,連降豪雨數天,洪水氾濫,又有海水倒灌,庄四周低窪處皆成 ![]() 時間經過數年,丈餘之神材已剩下中段三尺多,這時發覺神材中段密緻無隙。忽然來了一位佛像彫刻師向本宮廟宇管理人談起數天前有位姑娘請他到廟彫刻一尊天上聖母,這時管理人驚訝!問那彫刻師,去請懇的姑娘形像及經過,並在聖母前擲筊取信,果然不錯。 因此照聖母指意將該神材彫塑鎮殿大媽尊像(今廟中鎮殿媽)。同時用石琢香爐一個(現存於廟中),時係道光八年、歲次戊子(公元一八二八年)。在這人煙寥幾的田莊,聖母香煙鼎盛,各庄社祈求聖母庇佑信徒日眾,因此其他姓氏有王、吳、周各姓氏遂移居本庄,使庄社日漸繁榮。就在此間草廟破舊而常修補,但在草廟後面洪氏祖先墓基與本廟地脈相連,因此廟頂修好時,洪氏祖先墓基塌陷,修好墓基時,則草廟頂塌陷,經過數次如此現象,所以庄政人事協調請名自稱鑑州先生的地理師查察廟宇地理及洪家祖墓。 據這位地理師說:本廟地理真好,可惜與廟後洪氏祖墓地脈相關,距離太近,因而有相剋之嫌,就在此時,全庄信徒經過多次洽議,至咸豐十年歲次庚申(公元一八六0年),洪位翁發起遷建宮廟籌設基金一千五百元,同時請示聖母踩輦重選建廟基地,結果再向前推五十公尺(即現廟址)重建木磚造宇,建畢,眾弟子敬贈「英靈赫濯」大木匾一塊(現珍存廟內)答謝神恩。這段期間庄民洪近其先生考中舉人,大眾安居樂業,此乃聖母佑民護國之聖蹟也。 其後歷盡滄桑,時局變化無窮,自日本侵臺後,倡言所有神像焚火燒化,當時本庄信仕內心難堪又不敢反抗,只好將廟內大小神像各自分藏,洪炎先生將鎮 在民國五四年歲次乙巳(公元一九六五年)元月十五日本村旅居嘉義經商信仕洪朝宗先生言起本宮廟宇陳舊 ![]() 民國六十五年 當任主任委員洪孔雄先生募款新台幣參佰餘萬元,籌建本宮兩側鐘鼓樓,會議室、香客休息室各乙座。 民國六十八年初春 當任主任委員王渴先生募款新台幣參拾多萬元建造金爐及育樂中心各乙座。 民國八十年 本村旅居澳洲前任監察委員周哲宇,詹麗蓉夫婦回鄉叩謝天上聖母庇祐,捐獻新台幣貳佰萬元興建美侖美奐金爐乙座。 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本宮舉辦大陸湄洲進香,參加人數百餘人,一路平安順利完成,在在顯示聖母護祐威靈遠播。 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本宮兩側鐘鼓樓會議室,香客休息室等工程翻修,工程費新台幣捌拾肆萬元。 民國九十五年五月 新建餐廳工程竣工,總工程費肆佰壹拾參萬元,廚房部份由本宮僱工興建,已完成使用。 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 本宮東西五門改建及新建太歲殿竣工,總工程費壹佰捌拾萬元。 民國九十七年五月 廟頂翻修,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工程竣工,總工程費肆佰陸拾萬元。 民國一00年八月 廟內重新彩繪,由彩繪大師洪平順先生負責設計彩繪,於一0二年竣工,總工程費壹仟貳佰萬。 民國一0四年七月 順天宮牌樓(歡迎門)重建,於一0五年二月五日竣工,總工程費捌佰萬元。 民國一0六年九月 本宮舉辦往大陸湄洲溯源進香,受到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熱誠招待,贈送本宮牌匾(順天佑民)一面、清代聖旨一座。 民國一0六年十月 舉辦慶成三朝祈安清醮,感謝經由各地人士及善信大德捐獻,圓滿順利完成。 民國一一一年十月 舉辦慶成三朝祈安圓醮,感謝經由各地人士及善信大德捐獻,圓滿順利完成。 民國一一一年十二月 廟宇西側興建一、二樓工程竣工,總工程費壹仟零伍拾萬元。 天上聖母英靈顯赫,馨香績昭於青史而不朽,萬民景仰思波共沐而無窮。 爰撰數言聊以為誌。 歲在民國第二庚子修撰 |